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人文学院2016年学术年会:共话人文科学的传统与现代

    来源:本站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05    阅读量:


     

    12月4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2016年研究生学术年会在研究生活动中心顺利开幕。本次 学术 年会的主题 思与言: 人文科学的传统与现代”,旨在关注百年来人文科学研究的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面对人文科学领域的师传与习染,我们如何建构自我认知与态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 等多所高校的硕博研究生参与其中,到场人数多达百余人。
    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刘久明教授致开幕词。刘 书记 指出,从2014年学术年会创办开始,我们已走过三个春秋,年会也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质量不断提高,学术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而作为人文学科的研究生来说,探究学术永远都是研究生培养的主旋律,学术研究的能力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刘 书记 也告诉同学们,学术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我们一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劲,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最后刘 书记 也希望同学们在年会中广泛深入开展交流,希望本次年会能成为大家学术之路的新起点。
    人文学院 哲学系邓晓芒教授做年会主题报告。邓晓芒教授以“保卫现代汉语的纯洁性”为主题,指出二十世纪的白话文运动是现代汉语对传统汉语的现代 还原。邓教授以自己的母亲为例,讲述了一位并没有受过很专业教育的老人,在自己年近七旬的时候开始用自传的方式写下自己动荡的一生,作品整理发表后意外地广受大家欢迎,究其客观原因,一是因为老人少年时受到的一大批古语大师编写的国语课本的启蒙教育作用,二是老人平生最大爱好是看小说,特别是翻译大师们翻译的西方经典文学名著,并从中受到深刻的语言熏陶。接下来邓晓芒教授还谈到了互联网的兴起对纯正现代汉语的冲击。他认为网络中出现的一大批网络词汇无视汉字象形会意的基本功能,强行把汉字列入语音中心主义的怪圈,强行用音译的方式代替,这种现象体现出的游戏的快感表现出了很多网民内心生活的浅薄和趣味的低下。进而,邓晓芒教授还将问题引入教育之中,他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是 一种 “反教育的教育”,让青少年对现代汉语深恶痛绝,“这里面所包含的除了权力和对权力的服从之外,没有任何内容”。最后邓教授还提出“长此以往,现代汉语将死”,而对此我们知识分子应该清醒认识到这点,并且肩负起纯洁现代汉语的重任。
    随后,优秀研究生代表发言,并对自己的获奖论文进行汇报。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周俊锋博士对其获奖论文《读懂与说出:现代汉语诗歌黑暗书写的心理疗救机制》进行了解读。他从诗歌的读懂与说出为切入点,结合心理疗救的方法,提出诗歌的疏导作用和心理干预的前提是在于读者读懂和产生共鸣,读懂即说出,说出即治疗。来自武汉大学哲学 的孙志强就自己的论文《从荀子“四名说”到战国名学的大讨论》进行 探讨。他从本科以来一直对荀子相关哲学问题进行研究,在本次论文中他从荀子的“四名说”即刑名、爵名、文名,散名出发,到战国时期各名家的大讨论,从逻辑、语言的角度,对法律诉讼、官爵任命与考核制度以及周礼中所蕴含的伦理价值规范进行大范围的 论说 。最后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王汉东博士进行发言。他的论文《从<中国的一日>看1936年中日危机下的民众反——以南京、上海、北平、天津为例》以《中国的一日》这一大型集体创作报告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中收录的文章与当时的期刊、报纸的整理、分析,展现出社会民众1936年5月21日这一天的日常生活,重构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众社会生活的整体面目,并展现出抗战前夕社会民众对国家危亡、中日危机的认识与反应。
    人文学院研究生学术年会文学、历史、哲学分会场于下午 2点 在东五楼开讲。分会场交流会上,获奖硕博代表进行论文汇报,师生间进行讨论和交流。
    文学分会场在陈于全老师和邹哲承老师的带领下展开,研讨内容包括文学 —— 诗歌、小说的新解读 语言文字——语言现象和古文字的考察研究。 上半场, 武大张博炜从酷儿理论角度出发,对《孽子》进行了细致分析,指出酷儿群体在面对该种冲突时所采取对策的逃避性和虚幻性。 华中科技大学 虞扬以黄庭坚被贬期间的创作风格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蜀期诗歌理论对江西诗派诗人诗歌创作的影响。湖北大学汪亚琴从叙事学角度对《软埋》进行解说,分析阐释了被时间“软埋”的历史。下半场, 华中科技大学 王宗赫通过对《黄金时代》中性书写的考察,揭示了王小波对于现象产生原因的独特思考;张丹宁从内容选材、艺术形式、实验目的三个维度比较了《故事新编》和《故事新编》的异同。武大的白婧同学通过大量而详尽的文献资料整理,为我们展现了行走类部首古文字的深长意蕴。华师的汪芬通过在严密的文献整理,为我们展现了叶燮《原诗》的独特魅力。陈于全老师、邹哲承老师分别对同学的论文进行了细致地点评。他们鼓励同学们站在正确的跑道上,拓宽研究思路,拿出学术勇气,在学术道路上走下去。
    哲学系分会场的同学在张建华老师的带领下展开。 华中科技大学 徐岚对先秦儒家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荀子的圣人观进行分析梳理,并阐述了荀子的圣人观对后世的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 沈大成论述了以虚构对象的时空属性为依据的反实在论。武大的汪俭倩从启蒙的含义、启蒙的障碍和启蒙的现代意义三个方面分析了门德尔松、康德、福柯各自对启蒙的看法。武汉大学张晓密和三峡大学陆尧论分别就康德的教育学思想、审美共通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针对每位同学的发言,张建华老师一一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成果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历史分会场气氛热烈,大家就历史问题各抒己见。武汉大学张小虎从周代祭祀礼中的出发,分析周人对于灵魂的普遍看法;刘亚光研究汉代丧葬,并以西汉诸侯王墓葬中发现的实物车马为实例,阐述人们对于死后世界具象化的观念倾向 华中科技大学高士捷对宋代的慈幼机构和事业做了分析;刘莹对宋代居室垂帘的发展做了初步的探访,解读垂饰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华中师范大学朱忠文对明太祖时期李善长的死因提出了新看法;唐论对庚子年间“旧政照会”做出了新解读
    时间在热烈的讨论中悄悄流逝,同学们的精彩发言让人意犹未尽。至此,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学术年会圆满谢幕。学术年会系我院盛大的学术交流活动,密切各个高校学术交流与发展的同时,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现和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遇!
     

    Copyright2011-2012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邮政编码:430074     电子邮件:humanit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