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人文学院2022年第一季度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一览

    来源:数据来源:中国知网cnki 时间:2022-04-26 点击量:

    2022年第一季度,人文学院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汉语学报》《广东社会科学》《语言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

    汉语时间介词双音化的动因

    崔云忠;何洪峰

    摘要:同义时间介词双音化的动因,不是源自单音介词的“强化”,而是源自时间词的构成性质。汉语介词结构的时间词可以分为自指时间词和转指时间词。转指时间词由介词支配的非时间词或非时间词带时间标示词构成。双音时间介词产生后,基本是介引转指时间词,与单音介词介引自指时间词基本形成二分格局。这种分工形成一种强烈的倾向。双音时间介词的语法化动因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与一般语法化“创新”不同,富有汉语语法化特点。

     

    “十七年”时期短篇小说理论探析

    周新民

    https://c61.cnki.net/CJFD/big/XWYC/XWYC202203.jpg

    摘要:“十七年”时期短篇小说理论提出了快速反映时代社会生活的观点。在小说艺术概括力上,分别从“生活片段”说、“横断面”的倡导、“小纽结”论等方面,延续了西方短篇小说的基本观点。在短篇小说体式理论上,既有来自西方的以“人”为中心的体式理论,也有来自中国文学传统的“故事体”、抒情体小说体式理论。十七年短篇小说文体理论,体现了中西小说理论的融合与发展。

     

    当代新诗创作与传统文化的民间智慧

    王毅

    摘要:作为格言和警句的孩子,诗歌与民间智慧的关联历史久远而又鲜活。从文字之前口耳相传的歌谣,到信息科技时代的新媒体诗歌写作,民间智慧从未缺席。而“民间”“民间智慧”这些概念本身却又含混模糊,其中既有隐秘的一致性,也包含着不同甚至相反的涵义。从社会学、人类学和文学艺术等不同的视域,可以对照性地考察诗歌创作与民间智慧关系问题在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以及新时期以来尤其是新媒体时代几个典型时期的衍变,从中勘见民间智慧在当代诗歌表达中的核心价值:底层民众创造性地以诗歌方式表达其本能性生存与价值诉求。

     

    古典小说文体传统的重释与“十七年”小说文体理论的建构

    周新民

    摘要: “十七年”小说文体理论建设与重释中国古代文体传统紧密相结合。通过对古典小说故事传统的承续,“十七年”短篇小说体现对“故事”这一文体的重视。对古代章回小说、评书传统的重新阐释与转化,形成了“新评书体”小说。基于现代小说传统基础,阐释古典小说文体在结构、人物形象刻画上的特征,形成了比外国小说“粗”比中国小说“细”的小说文体规范。通过重释古典小说文体传统,“十七年”小说文体理论建立起了民族性与现代性兼备的文体理论风貌。

    注释书音义信息的标注

    黄仁瑄;姜永超

    摘要:注释书是古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音义材料是汉语音义学的重要研究依据。XML等网络本体语言能够很好地标识注释书中的音义内容,标记时需要注意信息标注的广度、深度、准确性和规范性等问题。

    丘濬《世史正纲·序》的经学意识

    作者:李传印;韩艳娇

    摘要:丘濬通过撰写《世史正纲》评史论史,阐明并宣扬他的历史观念。他仿效朱熹《通鉴纲目》和吕祖谦《大事纪》撰写的这部编年体通史,分辨华夷,倡扬纲常名教。在该书自序中,丘濬明确表示《世史正纲》以《春秋》大义为指导,既直述史事,又彰显善恶褒贬,以史载道,以史明道。从《世史正纲·序》可以看出,在史学道德性和史学客观性的选择中,丘濬明显偏向《春秋》经学一方《,世史正纲》是他宣扬经学义理的工具,他本人也是经学的忠实守望者。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开始经史分途,这只是学科分野和文献分类上的经史相别异路,在思想意识上,史学一如既往地依经附圣。

    慧琳《一切经音义》中的“洿”与“汙”

    瞿山鑫

    摘要:慧琳《一切经音义》中的"洿""汙"音义匹配关系分明,不存在混用的情况。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东五教学楼)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传真:027-87544241

    E-Mail:humanity@hust.edu.cn

    Copyright © 2021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