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张清华教授与中文系师生座谈会圆满成功

    来源:本站 时间:2017-04-21 点击量:

     

    4月20日下午2点半在人文学院东五楼310教室,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与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师生座谈,何锡章、蒋济永、王均江等中文系老师和学生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何锡章老师对张清华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提到大家可以就本次春讲有关问题以及现当代文学等方面的问题畅所欲言,希望大家积极参加讨论。
    梅兰老师首先就昨天余华老师与师生的座谈会上讨论的相关话题,向张清华老师提出两个问题。梅兰老师结合余华老师谈到《第七天》的社会文本价值和文学价值,提出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评价文学经典,特别是当代的文学经典,基于哪些标准?并对《第七天》梅兰老师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认为在《第七天》中作者的下手不够重,没有引起读者足够的共鸣,由此提出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审美与现实,历史性如何转向经典的文学文本。
    张清华老师认为余华老师所谈的社会文本是强调了这个小说的社会性,《第七天》和社会现象、当代经验之间的关系可能比其他作品更加直接一些,因为从现实材料、作家的现实感受、社会经验、现实经验的角度出发,要想成为一个到位的艺术性文本,中间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处理过程。并用酿酒作为比喻,粮食成为美酒这一过程需要发酵,需要蒸馏等各种各样的处理,而且酵槽也非常重要,同样一瓶茅台酿出来之后当年喝和五年之后、多年之后喝,价值和感受是不一样的。文学作品也有同样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经验会离我们更远一些,带给我们的感受就会发生变化。余华早期的作品经验的日常性和艺术性之间保持了一个好的平衡,就好比在粮食和酒之间整个酿造过程的工序是非常完备的,现在为了加快酒出来,缩短了酿造的时间,有点粗糙,大家对《第七天》的批评主要就是这个意思,离社会现象、新闻报道太近了。张清华老师也表示在艺术角度上自己对于《第七天》不是非常满意,同时他谈到站在作家的角度来看,作家不甘心一直写圆润的作品,他会写一些尖锐的、棱角分明的作品,甚至会故意卖一些破绽,留一些糙边,这也是作家对待现实的一种策略,但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发生变化,就像是一座在过去认为是粗糙的建筑多年之后也可能由于粗糙性、历史性而显现出自身独特的价值。
    关于经典问题,张清华老师谈到经典是一个意识范畴,是不断变化的。经典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永恒的艺术经典,如但丁、莎士比亚、曹雪芹等,以这些伟大的作家以及他们代表性的文本作为一种象征,这是永恒的经典。但大部分所谓的经典是在过程当中,如果以十年为尺度,现在的很多作品俨然已经成为经典,而如果以五十年为尺度,以一百年为尺度,则可能删掉很多东西等,这实际上是一个经典性的问题,与其说一个作品是经典的,不如说它有经典性。而对于经典的标准,经典不只是伟大的文本,同时也是不断被召唤、不断被阅读、重提的文本,是在历史中留下不可替代的痕迹的作品。何锡章老师认为关于经典问题,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对于文本存在先入为主的先验性的认知结构,而文学作品在不同阶段、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标准。因此我们要一方面承认过去永恒的经典,但这绝不是一层不变的,经典是不断被阐释、召唤和建构的,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经典。
    接着李雅娟老师结合余华老师谈到的真理性问题和张清华老师的《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海德堡讲稿》向张清华老师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新历史主义在西方是左派的理论,而在东方是右派或是自由主义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第二个问题是中国文学中的新历史主义叙事,解构了比如国家、人民、时代等宏大叙述之后,有没有提供一个新的历史主体。
    张清华老师谈到我们所有对历史的认识都是通过文本叙述,通过修辞去认识历史,新历史主义提醒我们没有一个终极的、客观的历史,只有关于历史的想象、叙事、修辞活动,所以说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来叙述历史是关键所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当代小说中出现的新的历史观、历史冲动,实际上是对已然被指认为客观的、不容怀疑的历史提出一种质疑。具体关于历史主体的问题,张清华老师结合莫言的作品《丰乳肥臀》中的母亲形象认为历史主体是存在的,《丰乳肥臀》中的母亲形象是多个层面的,作为政治学意义、人类学意义、伦理学意义上的母亲,最终得出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这样的一个母亲形象是民间主体、民间母亲,莫言要确立的就是这样一个民间化的主体。而对于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差别,张清华老师谈到西方知识分子传统就是政府的批判者,并不是有知识的人天然有左派的意味,在东方知识分子并不是扮演着政府批判者的角色。关于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差异,蒋济永老师和张清华老师又进行了补充发言,现场气氛活跃。
    王书婷老师提到在现代、当代的写作和研究中都存在着跨界问题,而张清华老师是在当代评论界少有的对小说、诗歌两种文体都深有研究,自由从容穿梭在小说、诗歌当中,张清华老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张清华老师很谦虚的谈到这只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并透露自己在最近要出版一本诗集,赢得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张清华老师谈到自己也在尝试创作,一方面是希望可以更多的了解作家在写作中的甘苦,做到换位思考。另一方面是对自已文笔有一点要求,希望自己的评论不是只有评论和干巴巴的说理。另外张清华谈到自己在诗歌方面的修行帮助了其他方面。关于诗歌,“诗”即“言”和“寺”的结合体,是言说具有神性的语言,或在有神性的语境中言说。语言本身不是你在说话,而是你在其中扮演成一个神来说话。就像《哈姆雷特》中的王子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回到丹麦,他一开始回来的时候是一个平常人,而当他装疯时,他的语言立刻不一样,他变成了一个诗人和哲人的组合。诗的话语在人类话语中有着比较高级的地位,接近神的语言诗歌,而小说更接近世俗语言。如果可以领略诗歌话语,则小说话语也不成问题。另外诗歌作为艺术的核心,对于每个读者来说都不应该回避。
    王庆老师就张清华老师提到的诗学问题并结合张清华老师的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的戏剧性,王庆老师认为戏剧性是狂欢化文本写作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张清华老师在文章中所提到的“戏剧性作为小说诗学的问题,我们只揭示出它的冰山一角”,但在之后没有看到相关的论述,所以希望张清华老师可以详细谈一下这个问题。
    张清华老师谈到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古希腊,诗和戏剧是两个母本,共同来源于酒神节。结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作品中的人物有独立于作者的声音,而戏剧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声音。张清华老师认为好的小说应该有戏剧性,不能是作家自己在支配一切声音。并以余华的作品《许三观卖血记》举例,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找不到作者的声音,戏剧性在小说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根据作品中人物的声音,张清华老师认为小说有两类,一类是作者性的,这类作品比较靠近诗歌,像王安忆、毕飞宇、张炜等的作品。而另一类是人物性的,如莫言自己的声音不会凌驾于人物声音之上。戏剧和诗歌正是小说的两翼。
    王均江老师谈到张清华老师对张炜的前期作品评论比较多,而在《你的高原》作品问世之后没有见到张清华老师的评论。因此想要了解一下张清华老师对于张炜的《你在高原》是否熟悉,有什么看法。第二个问题是希望能够得到张清华老师对于中国当代诗坛的素描式的描绘,张清华老师是如何评价当代诗歌。
    张清华坦诚张炜的小说篇幅很长,自己还没有仔细阅读,另外对于张炜的作品,张清华老师对于自己早期对张炜的评价非常不满意,觉得自己需要一个更长时间的消化。而对于中国诗歌问题,张清华老师如数家珍地回顾了中国现代、当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以及重要的诗人和作品。两个小时的座谈会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很快过去,在座谈会的最后,张清华老师耐心给同学们一一签名留念,至此本次张清华与中文系师生座谈圆满结束。
                                                                   撰稿:杨海慧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东五教学楼)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传真:027-87544241

    E-Mail:humanity@hust.edu.cn

    Copyright © 2021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