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8日至8月1日,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携手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贵州省黔西南兴义市异地搬迁点义龙新区共同开展“同语同心·乡村振兴”语言文化推广周活动。此次活动包含课堂教学实践、校园文化调研、景区语言景观调查、当地语言使用状况分析四个部分,我院十余名师生志愿者组成“推广普通话实践队”,进一步发挥了“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大了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提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
创新教学形式,课堂玩出新花样
7月28日,“同语同心·乡村振兴”语言文化推广周活动在义龙新区顶效镇顶效小学正式启动。志愿团队在顶效小学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教学实践。志愿者出发前,语推基地副主任谢晓明教授、实践团队领队刘星老师对志愿者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课件提供了指导。实践期间,志愿者们发挥各自特长,为顶效小学的40余名小学生带来了语言规范与应用、汉字文化与书法、民族舞蹈与音乐、古典诗词讲解与朗诵、京剧脸谱学习与制作等形式多样的课程。志愿者们在教学过程中以当地布依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为媒,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魂,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志愿者们在课堂形式上也有诸多创新,图片、视频、表情包、趣味游戏、热门歌曲都是志愿者们手中的“妙招”。
五天的教学中,志愿者和当地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最喜欢教我京剧知识的小王老师,歌曲《唱脸谱》好有意思呀,我回去给爸爸妈妈表演了。”“我最喜欢教我汉字的小奇老师,我以后要努力学习,向小奇老师一样渊博。”……
顶效小学副校长王定萍高度评价了此次志愿服务团队的教学活动。她表示,志愿者们带来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对于当地的语言文字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助力脱贫攻坚,校园注入新力量
7月29日,受义龙新区教育局办公室韩志鹏主任、义龙新区新市民第一小学宋燕校长邀请,志愿团队来到兴义市义龙新区新市民第一小学开展校园文化调研。
志愿服务团队参观校园后,针对黔西南州地区民族特点,结合其他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案例,设身处地地为新市民一小提出了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就校园文化和语言文字示范校建设等方面展开了友好交流。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提高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为切实解决当地小学发展过程的语言应用与校园文化建设难题,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在校园核心文化顶层设计、校园语言景观、省级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建设等方面给予尽可能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协助,以实际行动助力当地教育发展。
探寻语言景观,古镇呼唤新形象
为更好地了解地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与语言文字使用现状,7月29日,语推基地调研小组成员前往鲁屯古镇对当地的语言景观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小组走访了鲁屯古镇中具有代表的明代民居、古牌坊群、古代军事营地等地,对鲁屯古镇内部的街道指示牌、文化宣传牌、牌坊、对联楹联等语言景观进行拍照记录并分类整理。
此次语言景观调研对于提升景区语言景观形象,挖掘标识语背后的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调研团队认为,鲁屯古镇的语言景观应充分发挥当地多民族特色,促进地方文化与景区标识语充分融合,创造出更大的文化吸引力。调研团队已经形成一份60余页翔实的调查报告,供当地文旅部门参考,以实际行动为鲁屯古镇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走访当地居民,推普迎来新契机
7月28日至8月1日,推普志愿者们根据实践地教育现状、普通话推广使用情况,通过发放问卷、访谈、座谈、采访、走访等多种方式展开推普调研。截止目前,实践团队共收集调查问卷662份,初步摸清了当地普通话推广普及情况,了解了当地中小学教师、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状况、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
28日下午,志愿团队深入使用布依语的居民家中进行采访交流,对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与语言使用进行了记录。志愿者与当地居民热切交谈,仔细了解了地区异地搬迁的布依族“新市民”在语言使用与交流方面的困难。
在贵州省黔西南兴义市义龙新区教育局、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及顶效镇顶效小学的帮助与支持下,此次“同语同心·乡村振兴”语言文化推广周活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进一步发挥了语推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推普活动还在继续,你我共同前行!
通讯员:刘星 石蕾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