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下午,人文学院在东五楼325室举办了数字人文赋能课程第三讲。此次讲座邀请的主讲嘉宾为人文学院副教授高天俊老师,讲座围绕“新文科与计算机技术”这一主题,聚焦计算机技术在人文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特别是其对语言研究的影响和变革。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叶智、学院八十余名本硕学生积极到场进行学习。本次讲座由学院辅导员宋海佩主持。
高天俊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语言研究应该进行计算机学习的时代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了学术研究的方法,同时对人文学科提出了全新挑战。结合不同学科视角分析问题,学者们能够获取更加精确的研究结果。课程强调,理解并掌握计算机技术是当今时代学习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天俊老师讲解了计算机技术如何革新数据管理和利用的方式这一问题。第一类是对数字化材料的管理与信息提取的介绍,他通过三个具体案例展示了这一过程:一是以《说文解字》为例阐释古籍材料的数字化及应用;二是说明《广韵》音韵地位查询过程演变;三是对计算机技术辅助下的语音数据的转写与检索过程进行介绍。第二类主要涉及数据探索与计算机辅助数据分析的应用,他举了三个例子:一是地名“登”与白语的分布之间的关系;二是藏缅语辅音声母对应力导向图;三是计算机辅助藏缅语关系词识别软件。
课程内容来到对计算机方法与语言研究的科学化的讲解。高天俊老师指出,计算机技术极大地推动了语言研究的科学化进程。例如,语音对应规律可以通过算法自动识别;定量的语言谱系分类方法依赖于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建立演化树模型。这些进展不仅提高了研究效率,也为揭示语言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
高天俊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在讲解最后提出了几点关于学习计算机的建议与方法:在能力培养方面,他建议同学们提高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及新技术(工具)的发现、学习和开发能力;在思维及习惯训练方面,他重点强调了培养效率思维、目的导向和按需学习以及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提问,热情高涨。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国际音标的学习、纸质学习转向电子端的时间点选择、技术学习资源推荐等问题,高天俊老师一一解答,给出了实用的指导。
此次课程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人文社科领域的理解,也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学们在了解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深入思考,也期待更多的交流研讨机会,共同探索数字人文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