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源于1980年创立的华中工学院中国语言研究所(首任所长为著名语言学家严学宭先生)等学术研究机构,1985年正式建立中国语言文学系,1994年成立文学院,1998年改组为人文学院。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1990年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近两轮学科评估中,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居均位列全国前30-40%,是国内同类高校中的佼佼者。
人文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强基计划”(古文字学方向)、国际中文教育三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湖北省重点学科,建设有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现有在校本科生近300人,硕士生200余人,博士生30余人。各办学层次均招收一定数量的国际学生,现有留学生60余名。
人文学院现有获得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专任教师34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3名,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1人次曾担任全国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次曾担任全国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次任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0余人次先后分别担任了全国、省级相关学会的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等学术职务。建设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国语言研究所、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国学研究院等学术机构。
人文学院主办的《语言研究》杂志具有国际影响力,倡办的华中大语言论坛、汉语音义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学界有良好的学术影响。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语推工作及相关研究取得较高成绩。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春秋讲学”12季,“喻家山文学论坛”14季,开设“大师写作课”2届,已邀请20多位国内外著名作家和评论家驻校讲学,建立了当代知名作家和评论家演讲音像资料库,已出版十多卷“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丛书”,在学界和社会上影响越来越大。
近年来,人文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30余项,教育部重点项目与规划项目20余项,其它省级科研课题20余项,多项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或其它学术奖;出版学术著作60多部,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
人文学院资料室藏书丰富,有图书10万余册,其中部分为线装古籍,订有大量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教学、科研环境良好。
人文学院的博士招生指标全部用于“申请-考核”制招考,并按政策收取学费和发放各类奖学金等。热烈欢迎海内外学子申请报考本学科博士生。
招生专业目录及报考条件
类型 |
学科(类别)及研究方向 |
申请条件 |
学术 学位 |
050100中国语言文学 |
1.符合我校博士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
2.外语水平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须提供成绩证书及中国教育考试网http://cjcx.neea.edu.cn/查询成绩的截图)。涉及其他语种的,以国内相应语种六级或专业四级成绩合格为参考。 (2)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合格。 (3)TOEFL成绩(i BT)达到90分及以上;或IELTS成绩达到6分及以上;或GRE成绩达到300分及以上;或GMAT成绩达到650分及以上。 (4)本科或硕士阶段获外语专业的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 (5)在国(境)外有1年以上(含1年)全日制学习或研究经历(英语为当地主要日用语言和授课语言),须提供国外学习经历的证明、学历学位证书或成绩单。
3.具有良好的学术科研能力,取得以下学术成果之一: (1)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考生为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 (2)拟报考专业方向导师(组)认可的其他能体现考生学术科研能力的成果。(说明:考生所取得的成果须与所报考方向相关)
4.至少有2位专家(建议1位是考生硕士阶段的导师、1位与报考方向(类别)相关的高级职称专业人员)推荐。推荐专家信息由考生在报名系统中提供,必须提供准确的邮箱地址和手机联系方式。我校将通过系统向推荐专家发送邮件和短信,由推荐专家在线提交意见。 |
01(全日制)应用语言学 02(全日制)汉语言文字学 03(全日制)文艺学 04(全日制)中国古代文学 05(全日制)中国现当代文学 06(全日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提交材料清单:
1.《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模板参见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本科、硕士阶段学业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或人事档案部门公章)。
3.硕士学位论文(往届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或研究工作进展报告(应届生提交)。如涉密工作必须事先进行脱密处理。
4.具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
5.各类外语水平证书或证明材料。注: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除证书外,还须提供中国教育考试网(http://cjcx.neea.edu.cn)查询结果截图。
6.在职人员报考需提供相关证明。报考学术学位(非专项计划),仅接收全日制非定向考生,在职人员报考如被录取,须脱产攻读并转接档案。
7.推荐专家信息:我校将通过系统向推荐专家发送邮件和短信,由推荐专家在线提交意见。请考生提前联系好推荐专家,并获取准确有效的联系方式(邮箱与联系电话)。推荐专家建议为考生的硕士导师,或与报考学科或专业类别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材料提交方式:
申请材料提交及缴费务必在2025年2月25日17﹕00前在我校博士“申请-考核”报名系统完成。
学院将对申请材料符合报考说明要求的情况进行初审并反馈意见。已在2月25日前完成材料提交及缴费的考生可根据反馈意见修改或补充材料,截止时间为2月28日17:00前(包括推荐人在系统提交推荐意见)。系统关闭后不再接收补充材料。
联系人:韩笑
咨询电话:027-87557713
咨询邮箱:hanxiao520@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