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促进华中大研究生学术交流分享,营造创新学术氛围,哲学学院研究生会联合人文学院研究生会联合举办“学术微沙龙”——“明·辨”系列活动。以观看科幻电影《沙丘》为活动形式,围绕科技伦理问题展开丰富讨论,加深观影者对当代科技伦理问题的思考,同时促进华中大各院学子的沟通与交流。
2023年4月21日19:00,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研究生会与人文学院研究生会联合举办的“当文哲遇上科幻”——两院联合观影《沙丘》活动在博闻厅(东五楼429B)举行。来自机械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等七个学院同学报名参与,哲学学院2022级研究生魏亚杰主持本次活动。
第一部分:观影《沙丘》
电影《沙丘》为观众呈现了一段神秘而感人至深的英雄之旅。天赋异禀的少年保罗·厄崔迪被命运指引,为了保卫自己的家族和人民,决心前往浩瀚宇宙间最危险的星球,开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与此同时,各路势力为了抢夺这颗星球上一种能够释放人类最大潜力的珍贵资源而纷纷加入战场。最终,唯有那些能够战胜内心恐惧的人才能生存下去。
第二部分:自由讨论
在进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观影之后,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们围绕《沙丘》的故事剧情和中心思想各抒己见,由表及里地剖析这部电影涉及的主题思想,深入探讨电影所反映的当代前沿科技伦理问题的观点与争议。
哲学学院袁承志:
这部电影的主题涉及到了“科技”与“宗教”的关系。在我们通常的理解下,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和社会将不断进步,上层建筑也会产生相应变化,因此在科学发达的情况下本应不存在宗教;然而事实上“科技”与“宗教”两者间并不冲突。或许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在科技高度发展的阶段,恰恰人的思想和心灵中也存在一个空场,从这个空场中能够发展出一种强力的宗教。另外一点我联想到了法兰克福学派关于“启蒙理性”的反思和探讨。从启蒙运动以来人类的理性和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自然科学发展后我们似乎没有看到一个美好的世界,反而迎来了一战二战、法西斯主义。这说明“启蒙理性”内部确实存在问题,它并非是纯粹善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宗教或其他因素会产生相应的作用也是合理的。
2.
机械学院陈叙:
我认为这部电影很好地呈现了人类文明的一个发展过程,电影本身的线索包括殖民主义、宗教主义、神秘主义等等,也映射了十八十九世纪西方国家在全世界展开殖民统治的历史背景。电影中还出现了代表救世主的弥赛亚和被真主引导的马赫迪。而其中沙漠中的人象征着被殖民者,宇宙外来者象征着西方文明。我们从中很明显能感受到这个背景下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之间的冲突,而主角等外来人所要争取的香料资源近似于石油。因此我认为这个电影想表达的一个主题在于:即便科技已经高度发展,人的贪婪欲望、人们之间的争权夺势的情形依旧很难避免,或许科技发展带来的仅仅是拓展和优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另外宗教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它对于基层的治理也非常重要。
3.
机械学院赵康:
这部电影表明人对金钱财富、资源的欲望以及抢夺是难以克服的。从人的动物性角度来看,人人都有对物质的需求。然而从宏观角度来看,资源如同一个有限的蛋糕,即使初创者想要将蛋糕做大做好,也难以避免后续分配的矛盾,最终导致争夺和战争,因此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4.
哲学学院郭青宸:
科技和宗教都并不相互排斥,它们在价值观和理想方面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方式。科技的发展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工具和手段,但它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是关于理想与价值的问题。宗教通常是通过信仰和神的指引来传达价值观和理想,而科技则是通过研究和实验来推导出真理和规律,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知识和认知工具。
用荣格心理学分析电影《沙丘》,我们可以发现这部电影中的各个形象和剧情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保罗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人的自我实现或自性化过程形象,通过整合家族中各个长辈的力量(例如象征着智慧的父亲和勇武的叔叔,并且被整合的形象必须消失以让英雄站出来)并克服阴影,以象征的方式亲手杀死了懦弱的自己以与永恒少年的形象告别,变成了一个成熟而智慧的男人,他从一个被动而无助的受害者变成了一个主动而强大的改变者。他从一个属于自己家族和文化的个体变成了一个超越了所有界限和差异的整体;从一个寻求着自己真实身份和目标的探索者变成了一个实现着自己潜能和创造力的创造者;从一个与自己内心和外界的冲突和矛盾的斗争者变成了一个与自己无意识和意识的统一和协调的和谐者。这也是荣格要告诉我们的:努力去做一个完整的人而非完美的人。
5.
机械学院张旭明:
作为探索和改造世界的主体,科学只是人类实现目标的一种工具,而如何定义人类的目标,则是宗教等的使命,这两者并不是同级事物,故无法进行比较和取舍。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目标,没有目标和无意义的人生是令人无法忍受的,而科技进步则是探索世界时的工具,实践证明,科技在探索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确具有巨大的能力。人类真正需要提升的是驾驭科技的能力,但这是不是又只能恢复到对道德品质提升的老调重弹呢?影片中似乎又给了我们另一丝光亮,通过对精神层面的探索,人类的确能得到一些的能力,如音控技能、预见能力、读心术等,但这些能力似乎太弱了,因为这些能力只是提高了人对人的驾驭能力,并没有提高对科技的驾驭能力,显然并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活动尾声
活动临近尾声,主持人魏亚杰总结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主旨。在科技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异军突起之际,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正迅猛地撼动着人类与非人类,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人文主义危机愈发凸显,更新人类自我认知、思考人类未来走向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科技与人文的碰撞交流是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作为华中大学子,我们既要立足专业学习夯实基础,也应拓宽视野加强融会贯通,营造华中大良好学术交流创新氛围。本次“明·辨”学术微沙龙活动以观影《沙丘》为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强各院学子交流沟通,共同感受一次难能可贵的情感共鸣和精神体悟,促进学子在精神世界里展开漫游与思索。
来源:哲学学院研究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