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高低年级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在育人环节中充分发挥朋辈力量,11月15日晚7:30,人文学院有氧交流会在东五楼320室正式举行,优秀本科生代表顾琢成、陈晨、肖馨宇、孙蒙娜出席活动,与同学们近距离交流,分享宝贵经验。

在答疑环节,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四位学长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汉语言1801班的陈晨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外语学习经验,她表示,“每天点滴的汲取远优于考前大量的灌输”,告诉大家学习英语要利用好零散的时间,养成练习听力的习惯,注重词汇量的积累。关于双学位和第二外语,她希望同学们找准方向,做好当下,学有余力后再慎重选择。

接着,汉语言1802班的顾琢成同学向大家推荐了阅读方法。他建议将语言点的掌握和专著的研究相结合,更加关注文学作品本身。同时也倡导阅读纸质书籍,鼓励大家在阅读时做好批注,留下思考痕迹,以便过后回顾,还以《红楼梦》为例,生动地介绍如何做好读书笔记。

对于同学们普遍关心的专业分流问题,汉语国际教育1801班的肖馨宇同学通过自己的视角介绍了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外语能力、培养方向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异同,寄语同学们在大一时勇于探索,找到自己真正适合并喜欢的方向。

汉语国际教育1801班的孙蒙娜同学则提出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抓住寒暑假的机遇,积极参与校内外竞赛、创新活动。此外她还结合亲身经历,向大家传授小技巧——及时将新学知识分享给他人,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记忆。

随后的自由交流环节,学长学姐们言传身教,讲述如何寻找大学生活平衡点,交流课程学习心得,分享学生工作经验,充分发挥朋辈力量。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对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未来有了更明晰的认知。愿同学们都能汲取榜样的力量, 沿着光亮的方向,描绘出属于自己的宏伟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