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人文学院2024级本科生思政课暨年级大会顺利召开

    来源: 时间:2025-03-28 点击量:

    3月21日下午,2024级本科生思政课暨年级大会于东九楼B203教室顺利召开。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叶智、国际交流处戴淑琼、于静老师及辅导员王勇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2024级辅导员宋海佩主持,人文学院2024级全体本科学生参加。 

    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际交流中的国家安全意识,更好地理解和选择国际交流项目,规范自身在开展国际交流过程中的行为,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叶智以“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学生国际交流”为主题,从“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新形势下学生国际交流”三个方面向2024级学生们讲授了一堂内容丰富详实,教育意义深刻的主题思政课。

     

    叶书记首先从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出发,详细阐述了国家安全与国际交流的紧密联系。他指出,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多变,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也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失去国家安全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和集中应对重大风险和挑战,把维护国家安全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不被滞缓或打断,守住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才能始终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接着,叶书记与同学们进行积极互动,共同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内容和五大要素,强调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十个坚持,并结合具体案例着重说明政治安全、科技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的重要地位,提出新形势下学生国际交流要增强安全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认知;要加强专业学习,提升对外语言交流水平;要坚定文化自信,培植讲好中国故事素养;要拓展信息渠道,充分利用学校国际资源。

    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叶书记强调,国际交流不仅是文化、学术的交流,更是展现国家形象,保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博弈。大家应当具备敏锐的国际视野和坚定的国家立场,既要开放包容,又要警惕风险,确保在交流中维护自身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国际交流处的戴淑琼、于静两位老师针对学校的多项重点国际交流项目政策进行了详细介绍,帮助同学更好了解国际交流项目的具体内容和信息获取与报名途径。她们分别从时间、地域、政策、课程内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美大地区、欧洲、亚洲热门高校课程项目,老师们还鼓励大家从语言、GPA、科研和面试等方面提前做好准备。

    随后学院五位已经参与过国际交流项目的同学也依次进行了介绍。吴怡同学分享了在日本名古屋大学进行学期交流的经历,她在日本体验外国文化,语言能力提升,学科素养提升,学术视野拓宽,也收获了异国友谊;胡雨溪同学分享了在牛津大学暑期项目的感受,她提到各领域教授的讲课让她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碰撞,在博物馆、议会大楼开展的实践活动以及各类文化交流晚会也有助于语言能力得提升;严紫瑶同学与大家交流了学院赴香港大学寒假社会实践的项目,过程中跨文化交流的英语和使用、艺术教育之创新思维让她留下深刻印象;陈聪敏同学分享了她在联合国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实训项目中的体验,希望大家能够克服畏难情绪,打开思路大胆申请,以开放的心态多尝试;杜雨欣同学与大家交流了她在韩国汉阳大学参加冬令营的体会和感受,她认为可以通过项目提前到想要留学的学校体验校园环境和课堂氛围,实地感受韩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很好地锻炼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

    最后,辅导员宋海佩老师为2024级全体安全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她从安全员工作职责、常见的校园安全隐患及应对及应急处理流程与技巧三个方面向大一的安全员们进行了详细介绍,还与大家共同了解了36种诈骗套路的内容。她提醒大家一定要树立安全意识,提升敏感度,积极承担起作为宿舍、班级和年级安全员的重要责任。

    此次思政课让同学们对“总体国家安全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未来在国际交流中如何维护国家安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学校、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的文化自信,抓住交流合作的机会,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东五教学楼)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传真:027-87544241

    E-Mail:humanity@hust.edu.cn

    Copyright © 2021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