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喻家山论坛精英论道“日常与荒诞”

    来源:本站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4-23    阅读量:


    (人文学院  魏青青、唐勇) 419上午,由我校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主办的“春秋讲学·第五季喻家山文学论坛”,如约在国际交流中心八号楼三楼会议厅举行。作为本次春讲活动的重头戏,论坛以“日常与荒诞”为题,邀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刘震云,《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作自由发言,并吸引了来自湖北省作协和省内外各高校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讨论。  

    就“刘震云作品”中的荒诞现象与美学意义,以及当代文学批评中诸多问题,在场嘉宾各抒己见,见仁见智。正如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於可训所说,“刘震云的小说一是“日常”写得好,二是绕。”这个“绕”既考验读者耐心,也激起了现场专家、学者们对其作品的热烈讨论。

    “荒诞来自于对意义的寻求和对人生真理的坚持,刘震云恰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来突出荒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先霈率先发言。他表示,读刘震云的小说,“本想发现一个作家,却发现了一个人”,充分肯定作品中的人文关怀。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樊星则从当代人“不愿意对家人敞开心扉,不愿意对好朋友吐诉衷肠,却愿意跟一个网络上认识的陌生人畅谈半夜”“学生上课不提出问题,下课后却通过网络提出各种问题”说起,谈及《手机》《一句顶一万句》等“关于说话的小说”中,反映出的“现代化正改变着我们的语言、说话方式甚至人性”的思考。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贺仲明认为,刘震云小说中荒诞的最集中表现是农民。由对农民的思考上升到对人生的思考。用夸张、黑色幽默等艺术手法,使小说的写实更有深度和针对性。我校中文系副教授梅兰也表示“刘震云小说的价值就在于它将日常生活政治化、审美化。”

    听过众人对其作品的解读后,刘震云首先感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给了他这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在他看来,“荒诞”一词不如大家字面理解的那么可怕。“但当荒诞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且离开了它便不能生活,才是更加的荒诞。”他指出,对于最好的作家,小说应该是一种思考方式,引导人们思考。正如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不是因为技术和科技,而是知识分子找到了一种正确的思考方法。他再次谈及文学与生活的距离,“永远有多远,那么它们就有多远。”幽默而深刻的表述,引得现场阵阵掌声与欢笑。

    下半场,李敬泽以更通俗易懂的“荒唐”一词代替“荒诞”,认为“荒唐”要更接近于中国人的情感经历。并以“如果读者或者是评论家看一个作品是为了荒诞而读,那么这样作家写出的作品又有多少意义?”作结,表达他对文学“日常与荒诞”的看法。

    据悉,华科大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于20123月成立,每年分春秋两季举办活动,邀请海内外著名作家和评论家驻校开展授课、演讲、研讨、交流等活动。作家张炜、韩少功、格非、苏童、毕飞宇,文学评论家张新颖、谢有顺、吴义勤等已先后应邀驻校讲学。另外,今年“秋讲”计划已确定,将邀请作家王安忆和评论家陈思和驻校。

    Copyright2011-2012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邮政编码:430074     电子邮件:humanity@hust.edu.cn